昼出耘田夜绩麻这首诗出自哪里?

网上有关“昼出耘田夜绩麻这首诗出自哪里?”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昼出耘田夜绩麻这首诗出自哪里?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业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昼出耘田夜绩麻:白天出去耕田,夜晚回来撯马线。

村庄儿女各当家: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童孙未解供耕织:儿童不懂得怎么耕田纺织:

也榜桑阴学种瓜:但也在靠近桑树的树阴底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前两句:

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

后两句:

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和勤劳。

四是田园杂兴:描写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描写四时田园的古诗

这几个词语表现出了乡村儿童的勤劳和天真情趣。

原文: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范成大 〔宋代〕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

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作品介绍:

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一)》——宋 ·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白话译文: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各司其事。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

2、《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宋 ·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白话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蝴蝶和蜻蜓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3、《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宋 · 范成大

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

不惜两钏输一斛,尚赢糠核饱儿郎。

白话译文:租船上装满大米等候官府开仓收租,一粒粒圆滚滚的像珍珠一样,白的像霜雪一样。农民每年两钟粮,就得忍痛另外输献一斛,只能把剩下的糠皮碎注给孩子吃。

4、《四时田园杂兴(其四)》——宋 · 范成大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白话译文:天色渐晚,鸟儿们都飞回林间,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山那边霭霭烟雾笼罩着柴草屋檐,一个小孩驾着一条小船,远远望去就如一片树叶,原来他是赶着自己的鸭群踏上了回家的路。

5、《四时田园杂兴(其五)》——宋 · 范成大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白话译文:辛辛苦苦地去采菱,没有田可以耕作,犁锄也无用。十指流了许多殷红的血,枯瘦的面貌看起来半似人半似鬼。没有能力去买田地,只好在水上种香菱;近来官府催逼得很紧急,千顷湖面也要收租税。

关于“昼出耘田夜绩麻这首诗出自哪里?”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韶华倾负]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tzwzszyy.cn/jingyan/202508-22821.html

(7)
韶华倾负的头像韶华倾负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韶华倾负的头像
    韶华倾负 2025年08月18日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韶华倾负”

  • 韶华倾负
    韶华倾负 2025年08月18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昼出耘田夜绩麻这首诗出自哪里?”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昼出耘田夜绩麻这首诗出自哪里?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 韶华倾负
    用户081806 2025年08月18日

    文章不错《昼出耘田夜绩麻这首诗出自哪里?》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