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氏建立了哪几个王朝?

网上有关“拓跋氏建立了哪几个王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拓跋氏建立了哪几个王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南北朝时期,拓跋氏建立了北魏。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

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 ,史称“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永熙三年(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北齐建立。

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元魏(拓跋魏)宣告结束。 从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历20帝(列入正史本纪者12位),享国148年。

扩展资料:

北魏的皇帝:

1、拓跋珪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371年8月4日 -409年11月6日),字涉珪,云中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人,鲜卑族。

北魏王朝开国皇帝(386年-409年在位),昭成帝拓跋什翼犍之孙、献明帝拓跋寔之子。?

建国三十九年(376年),前秦灭亡代国后,拓跋珪随母亲贺兰氏流亡,寄居匈奴独孤部刘库仁部落长大。?[3-6]登国元年(386年),趁乱复立代国,即代王位于牛川,不久改称魏王。

他对内励精图治,实行一系列改革(拓跋珪改革),推动鲜卑政权进入封建社会;对外击败贺兰、铁弗、高车、柔然等草原诸部,并与后燕、后秦争霸于中原。

皇始三年(398年),确定国号为“魏”,将国都从盛乐城迁到平城,即皇帝位。晚年沉湎酒色,刚愎自用,不睦兄弟。天赐六年(409年),他在清河王拓跋绍所发动的宫廷政变中遇弑身亡,终年三十九岁。

永兴元年,齐王拓跋嗣即位后,追谥宣武皇帝,庙号烈祖。泰常五年(420年),改谥道武皇帝? ,太和十五年(491年),改庙号为太祖。

2、拓跋嗣

拓跋嗣(392年-423年),即北魏明元帝(409年―423年),鲜卑族人,鲜卑名木末。道武帝拓跋珪长子,太武帝拓跋焘之父,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二任皇帝。

登国七年(392年)生于云中宫,天兴六年(403年),封齐王,拜为相国,加封车骑大将军。

天赐六年十月,拓跋嗣被其父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立为太子,生母刘贵人按北魏“立子杀母”的旧例被道武帝赐死,拓跋嗣知道后悲伤不已,因而被其父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怒斥出宫。

十月十三日(409年11月6日),道武帝拓跋珪被其次子清河王拓跋绍所杀,太子拓跋嗣在宫中卫士的拥戴下杀了其二弟清河王拓跋绍,太子拓跋嗣在同年十月十七日(11月10日)登基,改年号“永兴”,为北魏明元帝。

泰常八年(423年),明元帝拓跋嗣进攻刘宋得胜回来,此役称为南北朝第一次南北战争,北魏获得胜利,攻占虎牢关,夺取刘宋领土三百里。

泰常八年(423年)十一月六日(12月24日),明元帝因攻战劳顿成疾而终,享年32岁 ,谥号明元皇帝,庙号太宗。

百度百科——北魏

拓跋鲜卑真的是黄帝后裔吗?有何依据呢?

拓跋和宇文没有关系,下面是拓跋和宇文的来源介绍:

1、拓跋:

拓跋出自鲜卑拓跋部落。鲜卑族拓跋部,原来居住于今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过着游牧生活。东汉以前,北匈奴被打败西迁后,拓跋部在酋长拓跋诘汾的率领下,也逐步向西迁移。

进入原来北匈奴驻地,即漠北地区。到酋长拓跋力微时期,拓跋部又南下游牧于云中一带,后又迁居到盛乐,与曹魏、西晋发生往来。

2、宇文:

宇文来自匈奴族,出自魏、晋时期辽东匈奴南单于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魏、晋两朝时期,北方鲜卑民族中有一宇文氏部落,原来是汉朝时期南匈奴的一个分支。

在东汉晚期至三国初期形成一个部落群体,族人自称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历史上记载宇文部最早起源的是史籍《周书》,其中称宇文部源自神农氏,因此应当来源姜姓。

拓跋姓的迁徙:

拓跋氏复姓或是古老的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五十四位门阀,得姓历史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拓跋氏望出颍川郡、雁门郡。拓跋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孝文帝改为元氏。自是拓跋降为庶姓。”另《北史·魏本纪》、《通志·氏族略》上也有同样的记载。由此可知,北魏的拓跋氏的得姓历史已有1600多年。鲜卑族的拓跋部在今西北部的内蒙古等地建立代国,后为前秦苻坚所灭。

淝水之战后,拓跋珪于386年重建代国称王,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先建都平城,后孝文帝迁都洛阳。统治区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东部,东至辽西,南至淮河、秦岭为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拓跋、百度百科—宇文

1、关于拓跋氏的三种说法

拓跋氏是鲜卑族吗?对此很多人持不同意见。下面是拓跋氏的三种说法?

说法一:拓跋氏的祖先为黄帝轩辕氏。史书称,黄帝儿子昌意的小儿子,被分封到北地,国内有座大鲜卑山,因此号鲜卑。其后世子孙继位为君,统辖幽都以北的地区。黄帝尚土德,北地民间俗称?土?为拓,称?后?为?跋?,所以称为拓跋氏。

其后人尧帝时为君,打败女魃,使其逃往弱水以北,北地氏族赞誉拓跋氏的功绩。舜帝给了拓跋氏很多封赏,任命他为田祖。经过夏商周三代,秦汉时獯鬻、猃狁、山戎、匈奴等族人,侵害中原。但拓跋氏没有侵害,史籍也没有关于他们的记载。

经过六七十代君主后,到成皇帝拓跋毛时,统辖的属国有36个,豪门大姓有99家,威振北方,其他部族全来归顺。神元皇帝拓跋力微时,拥有纵马骑射的勇士20余万,迁居到定襄盛乐城。

说法二:拓跋氏是汉将军李陵的后人。史书称,汉将李陵兵败归降匈奴,单于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字拓跋,其后人以此为姓氏,后世多为豪门大户。

说法三:南北朝时有北地部族叫?索头虏?,姓托跋氏,也被称为鲜卑,?披发左袵?。晋朝初年,索头虏部族有数万户人家居住在云中郡。晋惠帝末年,并州刺史司马腾在晋阳为匈奴大军围困,索头虏单于拓跋猗驼派军救助。晋永嘉三年,拓跋猗驼的弟弟拓跋猗卢率军从云中进入雁门,向并州刺史刘琨要求,把楼烦等五县交给自己管辖。

刘琨无法制服拓跋猗卢,还想依仗拓跋猗卢作为后援,就给皇帝上书:?猗卢的哥哥猗驼,有救助司马腾功劳,楼烦五县是新兴之地,应交给他治理。?晋朝就册封拓跋猗卢为代王,拓跋猗卢的孙子拓跋什翼鞬占据阴山,有部属数十万人。拓跋什翼鞬死后,其子就是后来的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

2、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倡导改汉姓说汉语

北魏第七任皇帝叫拓跋宏,继位第18个年头、23岁青年皇帝推出一项石破惊天举措:全面汉化!脱下鲜卑服穿上汉服;抛弃鲜卑语改说汉语;鼓励鲜卑与汉人通婚;废除鲜卑政治体制改为汉制;抛弃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并且自己带头,改拓跋氏为元氏。

北魏的大姓人家也全部改为汉姓,比如?

拓跋氏改为长孙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曾祖父叫拓跋郁律,其长子叫拓跋沙英雄;次子拓跋什翼健是拓跋珪祖父,拓跋珪立国后,因拓跋沙英雄是曾祖父之后,赐其儿子为长孙氏。北魏孝文帝时,因拓跋是皇族宗室长门,所以改姓长孙氏。长孙后人中最著名有两人,一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二是长孙无忌,唐太宗皇后之兄。

尉迟氏改为尉迟:尉迟氏是鲜卑族较大的部落之一,号尉迟部,附属于拓跋氏,后随北魏孝文帝入主中原,得到极大的信任,称为尉迟氏,北魏全国汉化时改姓为尉迟。尉迟后人中最著名的人物当属尉迟恭,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器重的亲信之一,帮助李世民成功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帝位。

独孤氏改为刘氏:独孤氏是鲜卑族较大的部落之一,号独孤部,附属于拓跋氏,后随北魏孝文帝入主中原,得到极大的信任,称为独孤氏,北魏全国汉化时改姓为刘。不过,仍有部分族人保持了原姓,比如李渊、杨广的外祖父独孤信等,由此也成为北魏鲜卑贵族八姓之一。

万俟氏(m? q?):万俟氏是鲜卑族较大的部落之一,号万俟部,附属于拓跋氏,后随北魏孝文帝入主中原,得到极大的信任,称为万俟氏,北魏全国汉化时改姓为万俟,这个氏族的首领,是后魏献帝的弟弟。万俟后人中最著名的人物有万俟卨(xi?),是南宋的南宰相,对金军实行投降政策,他和秦桧弹劾岳飞,编织罪名害死岳飞父子、张宪。

为什么北魏的拓跋氏王室改为汉姓?而且以黄帝轩辕氏的后裔自居?一句话总结:拓跋氏本来就是炎黄子孙,一直流落在北地荒漠,入主中原后,全面汉化?这就是真相。

关于“拓跋氏建立了哪几个王朝?”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苍逆独尊]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tzwzszyy.cn/ylzx/202508-14756.html

(15)
苍逆独尊的头像苍逆独尊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苍逆独尊的头像
    苍逆独尊 2025年08月02日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苍逆独尊”

  • 苍逆独尊
    苍逆独尊 2025年08月02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拓跋氏建立了哪几个王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拓跋氏建立了哪几个王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南...

  • 苍逆独尊
    用户080203 2025年08月02日

    文章不错《拓跋氏建立了哪几个王朝?》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