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太空中长期失重的宇航员,返回地球时必须重新适应地球的重力环境。空间定向、头眼和手眼协调、平衡和运动等能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恢复。不仅如此,当从失重状态转换到重力状态时,宇航员可能会经历直立性不耐症,简单来说就是站立时无法维持血压导致的头晕和昏厥。
由于航天员的身体情况存在问题,有的航天员会出现平衡系统功能紊乱,可能发生眩晕、恶心和呕吐等症状。通常航天员返回地面后需要一段时间重新适应重力环境,科学的出舱时间应该是在返回舱着陆后40分钟左右。飞船返回着陆后,航天员从微重力条件下回到地面的正常重力环境会有短时间的不适应。由于立位耐力下降,航天员往往感到全身乏力,会出现面色苍白、血压降低等现象。
航天员在返回舱内进行重力环境适应期间,医生可以进入返回舱,对航天员进行身体检查,必要时,可以为航天员补充体液。如果航天员没有明显的不适,可以自主出舱。如果航天员反应强烈,则由救援人员协助航天员出舱。
航天员在失重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体液头向转移、骨骼肌萎缩和骨钙质流失等变化。当飞船返回着陆后,航天员从微重力条件下回到地面的正常重力环境会有短时间的不适应。由于立位耐力下降,航天员往往感到全身乏力,会出现面色苍白、血压降低等现象。航天员出舱之前,医保人员会进入舱内对航天员进行健康评估,帮助他们补充饮用水和营养液,为防止意外发生,出舱后所有活动采取坐位。 ?回到地面的航天员会先进行14天的隔离期,来适应地表的重力;还会进行20-30天的医学疗养期,来增强体质;而后是3个月甚至更长的恢复疗养期,直至航天员身体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
?
个人建议:宇航员在失重环境下,骨骼矿物质和肌肉均会比在地球流失更快,刚从太空中执行几个月任务回来的宇航员,骨骼和肌肉都没有在地球时有力。 ?所以,别看航天员出舱时笑着和我们打招呼,他们用身体扛受的压力可是我们完全无法想象的。
嫦娥三号为何绕月8天才登月?
45年前,土星五号搭载乘有三名宇航员的阿波罗17号飞船前往月球,成为迄今人类最后一次载人月球任务。
不过,今天要告诉你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很快,月球将再次迎来新的人类访客。
美国私人航天企业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27日宣布,计划于2018年用新猎鹰重型火箭发射“龙飞船”送两名私人旅客绕月飞行。该公司表示,这将是45年来人类首次重现外太空,并且将比此前的太空探索任务进行得“更快,更远”。
当日,SpaceX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也在自己的个人社交平台账号上转发了一条 Space X的官方声明,并配文称:Fly me to the moon……Ok
看来Space X的载人航天计划又有了新进展。
而据Space X透露,整个旅程将会围着月球展开,预计总时间为1周左右,届时宇宙飞船将会绕着月球飞行30-40万英里。
报道称,截至目前,有7名游客于2001年至2009年间乘坐俄罗斯载人飞船抵达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国际空间站进行地球轨道的太空飞行,花费在2000万至3000万美元之间。而私人旅客搭乘美国太空飞船前往月球轨道还没有先例。
那么,这两名太空旅客是何方神圣?
Space X并没有透露两名太空旅客的身份甚至性别,但在声明中表示,这些太空旅客对于此次飞行“非常认真”,他们已经为执行月球任务进行了大量准备,且已支付了“月球之旅”的巨额定金,他们将进行体能测试并很快在今年晚些时候接受相关训练,有关飞行小组的更多信息将根据他们的批准和健康测试结果确认而公布。(PS:不说我也能猜到)
一次“月球之旅”的费用是多少?
马斯克并未透露此次太空旅行的具体费用(PS:好像知道了能去一样),只是表示这一成本与将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相仿”,而目前将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的任务中,NASA向俄罗斯航天局支付每人约7000万美元的费用。
就要绕月旅行了,这两名“准宇航员”需要进行哪些准备?他们绕月旅行面对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航天专家、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研究员杨宇光:一般来说,太空旅行对人的身体有一定限制,这类限制最主要来源于火箭起飞以及飞船再入大气层着陆的过程中产生的巨大过载和强烈振动。对太空旅客来说,只要身体条件能够经受起飞和降落阶段各种不利的力学环境条件,就能够承担这样的飞行任务。从飞行过程来说,在近地轨道进行飞行和到月球附近进行深空探索,在起飞和着陆阶段要求差别不大,因此只要能够进入近地轨道进行太空旅行,这样的任务同样能够承担。但是,整个飞行过程中要想实现在月球轨道环绕再返回地球,主要挑战来自于技术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任务将利用Space X备受期待的两项技术:船员定额舱龙飞船以及高功率的猎鹰重型火箭。旅客乘坐Space X的第二代龙飞船绕月飞行一圈,然后回到地球。
龙飞船想象图
这到底是一段怎样的行程呢?和以往的飞行又有哪些不同?
杨宇光:Space X公司拟采用一种自由返回轨道,也就是猎鹰重型火箭,将龙飞船送入地月转移轨道以后,经过月球,不经过变轨和减速,直接绕过月球以后返回地球。尽管过去阿波罗登月多次采用自然返回轨道,但他们都实现了绕月,而这次Space X采用一种比较简单或更容易实现的途径,很大程度上也因为龙飞船的变轨能力不像阿波罗飞船那么强大。
2018年绕月飞行的目标给外界带来了巨大惊喜,载人飞行也一直是Space X发展的目标,6个月前,马斯克还曾经表示,该公司将在2018年首次执行火星任务。
毫无疑问,私人太空旅行的载人航天项目将会非常赚钱。马斯克说,太空旅行市场每年至少会有一两单生意,而这个生意将会给公司贡献10%到20%的收入。对于“赚钱”这个话题,马斯克曾坦言,财富对他来说,只是走向太空的途径。
马斯克:我积累财富只是为了这个目标,所以说我赚钱没有什么动机,唯一的目的就是尽我最大的努力,使人类成为跨星球的物种。一开始火星船票可能会非常贵,但我们尝试用运输系统来把票价降低到20万美元,也许最多10万美元就可以完成。
若飞行成功,这次绕月飞行任务将是人类航天历史上,首次由民营航天公司承担的私人太空旅游任务,它将成为民营航天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尽管民营航空已不是一个新行业,但民营航天公司过去承担的任务,主要都是来自美国宇航局、欧洲空间局等官方机构的订单。然而,民营航天公司存在的意义并不止于此。在杨宇光看来,这项任务对于未来开拓人类的太空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句话被不少人挂在嘴边。它代表了我们永远好奇,对探索未知的渴望。可能不久后,这个梦想就真的可以成真了。
怎么样,有没有很期待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究员杨宇光说,这首先是落月时间和区域决定的。一方面,月球中午高温下嫦娥三号将进入最小工作模式,为了能在高温到来前完成月球车与着陆器的分离,嫦娥三号必须在月球的上午着陆,这一时间上的限制决定嫦娥三号要多飞上几天;另一方面,嫦娥三号此时虽然已经到达距月面100公里高度,但并不在着陆区虹湾所在的轨道面内,而是要等到月球转至虹湾区时才降落。因此,为了在既定时间、既定地点准确着陆,嫦娥三号需要进行8天左右的绕月飞行。 这8天中,嫦娥三号可不会“闲”着,得完成充电、变轨等动作,所涉及轨道测量、参数复算、飞行指令发送等等,都是精度要求高并且耗时的工作。 44年前,阿波罗11号在进入环月轨道仅一天后,登月舱就实现了月面降落。同样是从绕月到落月,为什么时间相差这么多? 杨宇光解释说,阿波罗11号选择静海作为着陆区,在进入绕月轨道后很快到达静海所在轨道面,阿波罗也不要求在月昼上午到达月球,因此时间选择上更为宽泛。同时,阿波罗飞船没有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精确的轨道测量,而是借助不断变轨来弥补精度上的缺陷——这一选择的结果是,由于携带了大量变轨需要的燃料,飞船不得不将随船科学载荷减到最少。 无人与载人是嫦娥三号与阿波罗登月的最大区别。杨宇光说,阿波罗飞船登月舱无法支撑宇航员在其中长时间工作生活,为了实现探月结束后登月舱起飞与指令舱对接,从绕月到登月的时间必须控制在两到三天之内。如果时间过长,登月舱与停驻在轨道面上的指令舱夹角过大难以对接,只能等到月球再次转回时再作尝试,而当时飞船携带的物资根本无法支撑如此长的月球生活。
采纳哦
本文来自作者[巧露]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tzwzszyy.cn/ylzx/202508-1523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巧露”
本文概览:因为在太空中长期失重的宇航员,返回地球时必须重新适应地球的重力环境。空间定向、头眼和手眼协调、平衡和运动等能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恢复。不仅如此,当从失重状态转换到重力状态时,宇...
文章不错《为什么航天员不能自主出舱?》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