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被阿里收购了吗

热点公司 正如研客君半个月前预测的那样,苏宁创始人张近东辞任苏宁易购董事长,尽管提名苏宁“太子”张康阳为董事,但苏宁易购掌门人不会再姓张,而将由阿里巴巴委派的代表来执掌苏宁易购。

张近东时代结束,董事会 三足鼎立

7月29日晚间,苏宁易购(002024)发布一系列公告,主要是董事会重组,以及管理团队改组。

首先是选举4名新董事。股东大会选举黄明端为非独立董事,选举冼汉迪为非独立董事、选举曹群为非独立董事、选举张康阳为非独立董事。

其中,黄明端是由阿里巴巴方提名;冼汉迪、曹群为新投资方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提名,张康阳是由张近东提名。张近东在上一次董事会上也当选为名誉董事长。

而股权结构上,阿里巴巴持股19.99%,张近东持股17.62%,新新零售基金(一期和二期)持股22.55%,三大股东合计持股60.16%。例外,张近东实际控制的苏宁控股集团持股2.73%,因此张近东最终持股为20.35%。

由于董事选举是普通议案,且是累计票制,结果黄明端得票率为103.84%,其他三名董事冼汉迪、曹群、张康阳得票率分别为98.12%,98.17%、98.07%。

如此,阿里巴巴、新新零售基金、张近东各有两名董事代表,共计6人,加上3名独立董事,组成9人董事会,没有任何一方在董事会中占据多数,因此苏宁易购从张近东是实际控制人,变成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局面。

阿里系加强话语权

阿里巴巴原来就有两名股东代表,董事人数没变,但黄明端出任董事长,这是各方都能接受的结果,毕竟阿里巴巴作为苏宁易购战略投资方,2016年入股,一股没有卖,诚意满满。

除了董事会大换血外,苏宁易购高管团队也进行重要调整。任峻担任总裁,公司零售业务线总裁侯恩龙不再履行总裁职责。任峻也是现任董事,在张近东辞任董事长后,代理了大约半个月时间的董事长。

孟祥胜因工作安排,申请辞去公司高级副总裁职务,同时不再担任执行委员会委员职务。董事徐宏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董事职务,同时辞去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股东淘宝(中国)提名刘鹏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替代徐宏。

出生于1976年的刘鹏,经历非常有意思。他于2012-2013年在麦德龙旗下万得城中国,任分管采购的副总裁,于2013-2015年在好孩子中国商贸集团任副总裁,于2015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

在更早些时候,他曾于1998-2007年期间在海尔任职高管,于2007-2011年期间在苏宁电器分管手机、白电、黑电和重点客户部。也就是说,刘鹏是原老苏宁人,对苏宁知己知彼。

更不要忘记黄明端的来头。黄明端曾任大润发流通总经理,2011年4月28日至2018年1月30日期间担任高鑫零售董事,2019年5月17日至2021年5月10日期间担任高鑫零售首席执行官,2020年10月17日至今获委任为高鑫零售董事会主席,以及高鑫零售非执行董事。阿里巴巴集团是高鑫零售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在七成以上。

老将黄明端出生于1955年,是零售业江湖的老将;刘鹏熟悉苏宁的运作体系和打法。阿里巴巴不仅派来董事长,而且提名一个老苏宁人为董事候选人。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对苏宁易购不再像以前那样“放羊”,未来“黄明端+刘鹏”二人组,将对苏宁易购进行更大的改造。

新苏宁难阻击新京东

新董事会和新团队成立,也发布了宣言。新掌门人黄明端表示,苏宁易购已经构筑起国内最完整的线上线下零售服务体系,下一步发展将明确三大战略路径——做好零售服务商、做强供应链和做优经营质量。

在聚焦零售的战略前提下,苏宁易购新总裁任峻表示,要做好两件事:一是进一步夯实和凸显三大核心力,供应链、物流服务和场景体验;二是重新构建零售服务商的组织、技术、运营,从而更好地服务用户和合作伙伴。

上述提法并无太大新意。研客以为,新苏宁有阿里巴巴出钱出人,鼎立支持,也难以撼动京东。

阿里巴巴和腾讯为布局新零售疯狂买买买,苏宁易购一直和京东是老对手,阿里巴巴更是视京东为“眼中钉”,也是腾讯最强的对手。自然而然苏宁就和阿里巴巴走在一起。2016年,阿里巴巴以283亿元战略投资苏宁易购,获得大约20%股权。

腾讯则加大对京东的投资,持股权上升。京东还和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走在一起,合并1号店,接受沃尔玛战略投资。最终,京东+腾讯+沃尔玛,对决阿里巴巴+苏宁易购,两大派系还有其他布局。

五年过后,苏宁易购与京东差距越来越大。

首先从收入端看,2015年度京东总收入为1813亿元,苏宁易购1355亿元,大约相当于京东75%。2020年,京东总收入7458亿元,苏宁易购总收入2523亿元,大约是京东1/3。换言之,苏宁易购5年时间收入增长86%;京东则211%。

而从市值对比看,2015底京东市值442亿美元,苏宁易购市值折合美元大约152亿,京东市值不到苏宁易购3倍。

截至7月29日收市,苏宁易购在收获一个涨停情况下,市值540亿元人民币(83亿美元),五年半多时间还缩水45%。京东在美股开市前市值大约1096亿美元,增长148%,大约是13个苏宁易购市值。

京东还陆续孵化了京东物流、京东 健康 ,以及分拆达达集团上市,一个大京东商业帝国已然形成。但苏宁电器,后续更名为苏宁云商,以及现在大换血后的新苏宁易购,难以对战新京东。

苏宁易购混改方案落地:深圳国资退出,江苏国资牵手接盘

为什么阿里投资的独角兽都慢慢掉队了?

从2013年移动互联网开始爆发以后,人们就发现了这问题,阿里开始了大量的投资,任何有苗头的创业公司都几乎有他们的身影,但是一段时间后这些公司的结局又往往不是很好。

一直以来市场上大家都在琢磨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很多前赴后继的案例:

阿里巴巴收购优酷土豆,优酷土豆逐渐掉队了,现在明显跟不上腾讯视频和爱奇艺。

阿里巴巴收购虾米音乐,虾米音乐逐渐淡出主流甚至关闭,

2021年2月5日消息,虾米音乐正式宣布关停,目前进入虾米音乐APP页面只剩停服公告、资产处理及退款申请等选项。

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饿了么营收连美团的一个零头都不到了。

阿里巴巴收购UC浏览器,UC逐渐被人遗忘了。

阿里巴巴收购天天动听,天天动听关停了。

阿里巴巴收购ofo小黄车,小黄车破产了。现在排队退款的等要等到3000年后-----假如到时候他还有钱退款的话。

阿里巴巴收购苏宁易购,苏宁易购被爆卖身了...2月28日晚间,苏宁易购抛出了148亿元的股权转让方案,引入深国际及鲲鹏资本,以后老板就换人了。

对比马化腾的投资,目前已经投资的861家企业,其中70多家已经上市,超过160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包括京东美团拼多多这些明星企业,投资获得超额回报。

那既然大家都看出问题了,为什么阿里没反应过来呢?

因为它根本不在乎!

马云的投资布局,一切都是为了给电商引流

你看他的投资列表,都是互联网每个时代的网红企业

对于阿里来说,他们都是用来给电商流量补血的工具人,

视频网站火的时候,用优土来补血;

音乐火爆的时候用虾米、天天动听来补血

外卖火的时候正是阿里开始电商新零售的时候,饿了么正好用来推广支付宝下线和新零售配送。

小黄车OFO也是因为移动支付频次高,正是支付宝用来对抗微信支付的摩拜单车的好法宝。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辅助自己的主业,所以阿里投资的企业最后结果都不太好,但是阿里嫡系的部队却战斗力越来越强悍。

7月5日晚间,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张近东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宁控股集团,公司持股 5%以上股东苏宁电器集团,西藏信托(以下合称“转让方”)拟将所持公司合计数量占上市公司总股本 16.96%的股份转让给新新零售基金二期(以下简称:基金二期)。

协议转让完成后,基金二期将获得苏宁易购16.96%股权,以支持苏宁易购应对流动性问题、稳定企业融资环境、促进企业稳定经营、持续发展。同时,苏宁易购将不存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基金二期总规模88.3亿元人民币,由江苏省、南京市国资联合阿里巴巴、海尔、美的、TCL、小米等多方产业投资人参与。

公告显示的股权结构信息还显示,淘宝中国对苏宁易购的持股比例保持19.99%不变,而此前流传的“阿里将收购苏宁大部分股权”一说并不属实。

同一时间,苏宁易购与深圳国际分别公告称,深圳国际与苏宁易购股东方未能就商务合作条件达成最终协议,经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并通过审慎分析论证后,决定终止进行潜在收购事项,但双方将继续 探索 物流业务领域合作的机会。

新股东之变

苏宁易购公告显示,在最新的股份转让完成后,公司持股5%以上的四大股东将分别是: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宁控股集团,持股比例20.35%;淘宝中国仍是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19.99%;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为新晋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16.96%;第四大股东为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持股比例5.59%。公告还表示,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和淘宝中国、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均不存在一致行动关系。

具体的股权转让计划是,张近东、苏宁控股集团、苏宁电器集团、西藏信托分别将所持公司311,629,999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35%)、116,375,496 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25%)、864,489,565 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9.29%)、 286,201,086 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07%)转让给新新零售基金二期。

这是江苏国资的再次出手,在今年5月,苏宁易购宣布与江苏省国资等方成立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该基金的股东分别为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高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实控人均为江苏省政府。

6月2日公告称,苏宁电器集团将持有的苏宁易购5.2亿股(占总股本的5.59%)转让给了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转让价款总额为31.82亿元,同时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和张近东签订了回购协议日,需要在2022年4月1日前支付回购价款。

引入多方战投后,新的管理层如何助力苏宁易购进一步发展,也是外界关注重点。不论上市公司是否有实际控制人,大家关注的是,苏宁是否有利用这次危机来转型的决心;能否发现问题并团结一致解决问题,聚焦零售继续前行;投资方和管理层是否有决心,来共同制定转型战略。

深圳国际终止入股苏宁易购

7月5日晚间,苏宁易购与深圳国际分别公告称,深圳国际与苏宁易购股东方未能就商务合作条件达成最终协议,经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并通过审慎分析论证后,决定终止进行潜在收购事项,但双方将继续 探索 物流业务领域合作的机会。

根据苏宁易购的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苏宁电器集团、西藏信托有限公司、深圳国际、鲲鹏资本,2月28日签署《股份转让框架协议》拟将所持公司合计数量占上市公司总股本23%的股份转让给深圳国际及鲲鹏资本或鲲鹏资本指定投资主体之后,各方就后续合作进行了积极地沟通,但各方未能就商业条款形成实质性正式协议,现根据实际情况,经协议各方协商一致,同意终止该协议。

公告还提到,终止该协议是协议各方协商一致的结果,协议各方无需对该协议的终止承担赔偿及法律责任。鉴于该协议终止,张近东与苏宁电器集团于2021年3 月11日签署的《一致行动协议》生效条件未能达成,《一致行动协议》将予以终止。

高和资本董事长苏鑫认为,深圳国际终止入股苏宁易购是一个“可理解的市场化决策”。他表示,深圳国际作为一家在境外注册、在香港整体上市的红筹公司,一直以来具有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体系和高度的市场化基因,公告所提及“未能就商务合作条件达成最终协议”的结果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苏宁易购近期股权重大变动事项频现和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一定程度上已为市场打了“预防针”。但这不代表双方合作的初衷是不合理的。深圳国际作为一家以物流基础设施投资运营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寻求与苏宁易购合作的最大诉求是 探索 通过资本工具引入商流和信息流,为其物流基础设施业务和综合物流服务业务赋能,这个业务 探索 方向是值得肯定的,相信不会因为此次合作的终止而停止往这个方向继续 探索 。这一点在双方的公告里也都有体现。

本文来自作者[痴珍]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tzwzszyy.cn/ylzx/202508-18482.html

(10)
痴珍的头像痴珍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痴珍的头像
    痴珍 2025年08月06日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痴珍”

  • 痴珍
    痴珍 2025年08月06日

    本文概览:热点公司 正如研客君半个月前预测的那样,苏宁创始人张近东辞任苏宁易购董事长,尽管提名苏宁“太子”张康阳为董事,但苏宁易购掌门人不会再姓张,而将由阿里巴巴委派的...

  • 痴珍
    用户080604 2025年08月06日

    文章不错《苏宁易购被阿里收购了吗》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