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其毅的生平经历

邢其毅——我国多肽化学研究方向的开创者

邢其毅,有机化学家和教育家。他的研究工作涉及有机化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生物碱、多肽、抗生素合成以及中药有效成分和花果头香等天然产物化学方面均取得了开创性研究成果。他是胰岛素合成项目的学术负责人之一,他所设计的氯霉素的新合成法,60年代就被国外用于工业生产。他特别注重基础教育,亲自讲授普通有机化学课程近20年,为我国有机化学教材建设和课程设置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有机化学》一书是我国第一本自行编著的有机化学教科书,是许多高校沿用多年的主要教材。

邢其毅,原籍贵州贵阳,1911年生于天津。父亲邢端是清末翰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是国家中央文史馆馆员。邢其毅自幼读私塾,并一直喜欢研读史书,这使他在文学和史学方面都有较深的功底。

1933年,邢其毅毕业于辅仁大学化学系,后去美国留学,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研究院,在有机化学家R.亚当斯(Adams)教授指导下从事联苯立体化学研究,1936年获博士学位。为了扩大视野和博览众家之长,同年夏天他又去德国慕尼黑大学,顺从当时著名有机化学家H.维兰德(Wieland)进行蟾蜍毒素的研究。他在博士后研究工作中完成了芦竹碱的结构与合成,这项成果后来成为一个重要的吲哚甲基化方法。

对于刚涉足有机化学乐园的年轻的邢其毅来说,在著名的维兰德实验室中工作应当是十分理想和鸿图无量的时候,日本侵略军把罪恶的铁蹄踏进了中华大地,祖国面临灭亡的危险,这使邢其毅断然做出决定,放弃眼前优越的研究工作条件立即回国,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回国后,邢其毅在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学所任研究员,不久华北沦陷,上海也危在旦夕,中央研究院被迫南迁昆明。邢其毅负责转运书籍等贵重物品,绕道香港、越南,历时半年之久,才将全部资料物品运抵昆明。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为了支援抗战,寻找抗疟药物,邢其毅跑到云南边境河口地区收集金鸡纳树皮,开展有效成分的分析研究工作。在大后方期间,邢其毅目睹当时国民政府的腐败和消极抗战的情景,感到非常失望,于是他决定去寻找新的救国道路。1944年,他冒着生命危险,从国民党统治的大后方来到了***领导的抗日前线皖北解放区天长县,参加新四军的工作。他被分配到苏北华中军医大学,一面训练基本药学人才,一面为军队制药。在这期间,他把夫人钱存柔和孩子也都接到新四军中一起做抗日救亡工作。 抗战胜利后,邢其毅受聘于北京大学,于1946年回到北京,在北京大学农化系和化学系任教授,同时兼任前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1949年是中国大地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年!邢其毅和千千万万北京市民一起欢欣鼓舞地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当听到毛主席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时候,邢其毅激动得流下了热泪,他感到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一个富强昌盛的中国就要到来了!作为一个爱国科学家,他认为是自己大展宏图的时候了。

1950到1952年,邢其毅还兼任辅仁大学化学系主任,为战后学校的整建做出了重要贡献。1953年,邢其毅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担任过北京市抗美援朝委员会委员,还是北京市第五届政治协商会议常委,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第二届专业组顾问,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理事,化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青年化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等。曾任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第六、七届委员,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民盟中央科学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邢先生是一位学术造诣颇深、洞察力敏锐的有机化学家。他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指出,蛋白质和多肽化学必将是未来科学发展的一个新的前沿课题。1951年,他首先提出进行蝎毒素中多肽成分的研究,并同时开展氨基酸端基标记和接肽方法的研究。1958年,中国几位有机化学家和生物化学家提出了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分子——胰岛素的重大课题,在国家科委直接领导下,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共同组成研究队伍,邢先生是该项研究的学术领导者之一。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在1965年向世界宣布,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合成成功! 邢先生在数十年的科学研究生涯中,一向重视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天然资源,他主持的重大基金项目,对于发掘天然药物宝库、开发先导药物与新药筛选以及推动中药现代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有机反应机理、分子结构测定方法和立体化学等基础研究领域,邢先生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邢先生既是造诣深厚的有机化学家,也是享有盛誉的教育家。他数十年潜心教学研究,对我国高等化学教育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理论和实验的关系、中学教育普及和提高的关系以及公民全面素质教育等问题,都提出过许多看法和建议。同时,他身体力行,几十年耕耘于课堂和实验室。他编著的《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简明教程》是教育部最早指定的全国高校通用教材。他主持撰写的《基础有机化学》是一部综合反映现代有机化学的教科书,对于高校的有机化学教学具有广泛影响。这些著作滋育了几代化学家的成长。

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邢其毅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11月4日20时2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邢其毅先生一生忠诚爱国,追求真理,光明磊落,是楷模学界的一代宗师。

书本内容增加。

《基础有机化学》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邢大本”,这是对最初的编写者邢其毅先生的敬爱。如今这本书已经编写至第四版,“邢大本”加量不加价,成了“裴巨本”。尽管第三版出版时,邢其毅先生已经离世,但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暗含在这本书里的故事与传承。

1911年,邢其毅降生在天津城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曾是清末的翰林,那是一个需要通过乡试、会试、殿试层层选拔的职位,只有优秀进士才能进得了翰林院。父亲便靠着知识改变命运,自然也从不吝惜对邢其毅的知识教育。他每天上私塾,放学后还对历史方面的书籍爱不释手,孜孜不倦地读着。

本文来自作者[学渣执笔]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tzwzszyy.cn/ylzx/202508-20918.html

(9)
学渣执笔的头像学渣执笔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学渣执笔的头像
    学渣执笔 2025年08月09日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学渣执笔”

  • 学渣执笔
    学渣执笔 2025年08月09日

    本文概览:邢其毅——我国多肽化学研究方向的开创者邢其毅,有机化学家和教育家。他的研究工作涉及有机化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生物碱、多肽、抗生素合成以及中药有效成分和花果头香等天然产物化学...

  • 学渣执笔
    用户080909 2025年08月09日

    文章不错《邢其毅的生平经历》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