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人齐卸甲更无一人是男儿叙述了哪个历史事件

网上有关“14万人齐卸甲更无一人是男儿叙述了哪个历史事件”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14万人齐卸甲更无一人是男儿叙述了哪个历史事件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4万人齐卸甲更无一人是男儿叙述的是后蜀亡国。

《述国亡诗》是五代时期女诗人花蕊夫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第一句是叙述蜀国降宋的事实,第二句使诗意更为深入,同时也展示出了这位宫妃的内心活动和对蜀国灭亡的看法。

第三句具体讲述蜀国投降的惨状,第四句用了反问句式并运用反语斥责了蜀主的无能,又嘲笑了文武群臣甘当俘虏的丑态,从而表明了这位宫妃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创作背景:

费氏(一说姓徐),青城(今四川都江堰市)人,因才貌双全,得幸于后蜀主孟昶,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她曾仿王建作宫词百首,为时人称许。

孟蜀亡国后,被掳入宋。宋太祖召她陈诗。徐氏就诵了这首“述亡国之由”的诗。诗泼辣而不失委婉,不亢不卑,从题材到风格,都与作者所擅长的“宫词”大不相同,当时就获得宋太祖的赞赏(事据《十国春秋·蜀志》)。

文学赏析:

此诗破题就直述国亡之事:“君王城上竖降旗”。史载后蜀君臣极为奢侈,荒*误国,宋军压境时,孟昶一筹莫展,屈辱投降。诗句只说“竖降旗”,遣词含蓄。下语只三分而命意十分,耐人玩味。

次句“妾在深宫那得知”,纯用口语,而意蕴微妙。大致有两重含义:首先,历代追咎国亡的诗文多持“女祸亡国”论,如把商亡归咎于妲己,把吴亡归咎于西施等等。而这句诗则像是针对“女祸亡国”而作的自我申辩。

语似轻声叹息,然措词微婉,而大有深意。其次,即使退一步说,“妾”及时得知投降的事也照样于事无补,一个弱女子不可能有回天之力。

不过,“那得知”云云毕竟还表示了一种廉耻之心,比起甘心作阶下囚的“男儿”们终究不可同日而语。这就为下面的怒斥预留了地步。

第三句照应首句“竖降旗”,描绘出蜀军“十四万人齐解甲”的投降场面。史载当时破蜀宋军仅数万人,而后蜀则有“十四万人”之众。以数倍于敌的兵力,背城借一,即使面临强敌,当无亡国之理。

可是一向耽于享乐的孟蜀君臣毫无斗志,闻风丧胆,终于演出众降于寡的丑剧。“十四万人”没有一个死国的志士,没有一星半点丈夫气概,当然是语带夸张,却有力写出了一个女子的羞愤:可耻在于不战而亡。

这是五代十国时期,一个叫蜀的政权的领导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的作品,北宋太祖灭蜀后,花蕊夫人被迫侍奉太祖,太祖讥笑蜀号称十几万大军,不战而降,花蕊夫人做此词。意思就是君王投降,我在宫中哪里知道,十几万人不打就投降,没有一个是男人啊,花蕊夫人是气愤蜀军不战就投降,讥讽十几万人没有一个像男人。 花蕊夫人只知姓徐,是历史上有名词作家,花蕊夫人据说是中国历史上既才高八斗,又倾国倾城的绝世才女。

关于“14万人齐卸甲更无一人是男儿叙述了哪个历史事件”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扶小汐]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tzwzszyy.cn/zhishi/202507-11570.html

(12)
扶小汐的头像扶小汐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扶小汐的头像
    扶小汐 2025年07月28日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扶小汐”

  • 扶小汐
    扶小汐 2025年07月28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14万人齐卸甲更无一人是男儿叙述了哪个历史事件”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14万人齐卸甲更无一人是男儿叙述了哪个历史事件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

  • 扶小汐
    用户072808 2025年07月28日

    文章不错《14万人齐卸甲更无一人是男儿叙述了哪个历史事件》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