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惜海棠》解读赏析

网上有关“《卜算子·惜海棠》解读赏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卜算子·惜海棠》解读赏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卜算子·惜海棠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片片花瓣如蝶翅那样轻盈,点点花朵像血液一样鲜红。如果说老天爷不是爱惜海棠,为何给她这千娇百媚的颜容。

早晨看见树上花儿正繁茂,傍晚看见枝头花儿已稀少。如果说老天爷真心爱惜海棠,为何总用风吹雨打将她侵扰。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南宋莆田(今福建莆田)人,著有《后村诗话》等。论诗推重陆游和辛弃疾,崇尚豪放风格,主张诗歌要有情趣。《后村诗话》保存了一些宋人诗集中没有的作品。《四库全书》称:“宋代诸诗,其集不传于今者十之五六,亦皆赖是书以存。”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权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

鲜花早晨还是活生生的,到了晚上就不存在了。一阵微风吹来,一阵风雨过后,繁花满地,回到了它的源头。花落如归。刘克庄为什么惜花,因为他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生命的无奈。

刘克庄还有一首词,专写海棠。两词同一写花,而角度各异:

尽是手成持,合得天饶借。风雨于花有底雠,著意相陵藉。做暖逼教开,做冷催教谢。不负明年花下人,只负栽花者。

“巧”,花的生色真香如在目前,包含着花的气韵美和内在美。“百种千般巧”,是造化的有情。“雨洗风吹了”,是造化的无情。

正确的答案则当在它们两者之外。推而广之,世间万物也莫不可作此一问,无异于一篇以花事为题的“天问”。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生、世间一切好的事物都是不耐久的,但是自然,人,岂能无情?刘克庄从中看出了人世无常,天公无情。

太阳不是生物,但是有生命。自然是有生命的。这个生命也就是有情。

如果自然无情,为什么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为什么四季轮回,花开花落。同时也有一个问题,如果自然有情,为什么花开花落,生死轮回?

人是时间的赋形,比流水更真切,比夜雨更紧迫,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我们就老了。上天造出美好事物,却又一一打碎给人看。

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初,宁王惜花,以红丝连缀金铃,系于园中花梢之上,有鸟鹊来,即拉铃驱之。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竟为遨游。

吴越国钱武穆王妃每春均往陌上观花,钱王在降宋后奉诏去北,行前派人致书观花。未归的王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苏轼以为其词鄙野,曾改为陌上花三首。其中一首是:“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明人王世禛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二语艳称千古。”名花美人,此王痴情,此妃有幸,此花终得知音也。

陆游:“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苏东坡:“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既爱梅花,也爱海棠。

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明代高启《梅花九首》之一是:“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写出了梅花的清高和秀美,气节和高洁,风骨和精魂。诗中透出了知音难求的渴盼,自己是高士,是美人,可是寂寞地开了多少个春天,没有人来赏识,也正是作者自身的写照。

生命是一个非常漫长的经验,能够感受到春天百花绽放的人,大概必然要在某些时候看到花的凋零的哀伤。

这首词同红楼梦的主旨有相通的地方,造化创造出这么多的美好事物,然后又把她们一一毁灭,唯一区别在前者是自然,后者是人为。

曹雪芹创作这么一个美好的事物又把它毁灭掉。《红楼梦》曲子里的“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有奇缘,为何心事终虚化?若说没奇缘,为何偏偏遇到他?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打风吹了。”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繁华过后,对繁华的追忆,等于生命同时看到荷叶生和荷叶枯。

眷恋与舍得生命的两个状态、两种情感都有,眷恋荷花盛放的同时,不应拒绝荷花枯萎。曹雪芹创造了美好人物,又一一毁灭。林黛玉最喜欢留得枯荷听雨声。

林黛玉“秋窗风雨夕”,意境和“荷叶枯时秋恨成”很有关联。李商隐的这首诗,竟和刘克庄“片片蝶衣轻”有异曲同工之妙。

爱花即是 *** ,爱生命。生命多情,一如依依杨柳,灼灼桃花。

女人爱花,也就是爱自己。看见花落,也就是看到自己的红颜老去。

在生命里最眷爱的人,有朝一日终将离去。青春终将逝去,林黛玉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她听到《西厢记》的曲子,“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禁不住伤感地流下泪来。

任是庭院深深,也逃不过光阴。春去秋来,落红阵阵,不禁潸然。

最有名的十首卜算子

陆游作品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严蕊作品

卜算子

不是爱红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刘克庄作品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工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工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卜算子”,词牌名,很多词人都曾以此词牌传下佳作,其中比较有名的十首有:

1、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宋·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3、宋·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4、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宋·严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6、明·夏完淳《卜算子·断肠》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7、现代·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8、宋·刘克庄《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9、宋·石孝友《卜算子·见也如何暮》

见也如何暮。别也如何遽。别也应难见也难,后会难凭据。 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应难去也难,此际难分付。

10、宋·乐婉《卜算子·答施》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卜算子

词牌名,又名"卜算子令""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据传是得名自唐代的骆宾王,最早以之作词的是北宋的张先,而后世通用的则是苏东坡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调。另有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等变体。

关于“《卜算子·惜海棠》解读赏析”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絮恋]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tzwzszyy.cn/zhishi/202507-6629.html

(11)
絮恋的头像絮恋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絮恋的头像
    絮恋 2025年07月23日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絮恋”

  • 絮恋
    絮恋 2025年07月2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卜算子·惜海棠》解读赏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卜算子·惜海棠》解读赏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絮恋
    用户072303 2025年07月23日

    文章不错《《卜算子·惜海棠》解读赏析》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