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是谁写的

网上有关“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是谁写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是谁写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出自徐霞客游黄山写下了七言古诗《漫游黄山仙境》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说五岳包涵了天下山河的特性,看过五岳就相当于看过天下所有的山。而黄山兼具五岳的特性。一座山就包涵了天下的山。由此来说明黄山的美丽和独特。

“五岳”是指: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西岳华山。

扩展资料: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 ?,“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 ,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徐霞客

为什么说“黄山归来不看岳”?

徐霞客。

“五岳归来不看山”下一句是“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诗出自徐霞客的《漫游黄山仙境》,意思是五岳是我国山里最美的,从五岳回来后,其他的山都不要看了。黄山比五岳更美丽,从黄山回来,五岳也不要看了。

这首诗出现了许多现代名词,是否真正为徐霞客所做存在争议,徐霞客漫游天下,阅览众多名景,也曾游览黄山,对黄山的赞美也是确实存在的。

简介:

“五岳”是指: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西岳华山。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其实并非是徐霞客诗中的原句,而是后人概括出来的。因为徐霞客在游览完黄山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原文这样写道“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一句话道出了黄山无出其右者,人们本来对五岳评价就极高,黄山比五岳还巍峨秀丽,就无需再看了。

五岳归来不看山是谁写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这两句诗源自于徐霞客的漫游黄山仙境,意思是看过嵩山、泰山、衡山、恒山、华山就等于看过天下全部的山了,而黄山则又具备了五岳的特质,可见黄山的独特。

扩展资料: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其实并非是徐霞客诗中的原句,而是后人概括出来的。因为徐霞客在游览完黄山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原文这样写道“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一句话道出了黄山无出其右者,人们本来对五岳评价就极高,黄山比五岳还巍峨秀丽,就无需再看了。

在人们固有的思维中,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是全国好的五座山,无数文人墨客的作品中都歌颂过这些山的雄、奇、秀、险,吸引着人们去探索或旅游,可这都比不过一座黄山,更能激发人们探索、求证的好奇心。

其实黄山也不是一点名头也没有,它是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另外两山是庐山和雁荡山。黄山在安徽省黄山市,徐霞客曾走访过两次黄山。

百度百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归来不看岳在二年级第几课

五岳归来不看山是:“徐霞客”写的。

出自徐霞客游黄山写下的七言古诗《漫游黄山仙境》。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说五岳包涵了天下山河的特性,看过五岳就相当于看过天下所有的山。而黄山兼具五岳的特性。一座山就包涵了天下的山。由此来说明黄山的美丽和独特。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其实并非是徐霞客诗中的原句,而是后人概括出来的。因为徐霞客在游览完黄山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原文这样写道“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一句话道出了黄山无出其右者,人们本来对五岳评价就极高,黄山比五岳还巍峨秀丽,就无需再看了。

黄山和五岳简介

一、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唯一的山岳风光。黄山四绝:奇松、云海、温泉、怪石。黄山三瀑:人字瀑、百丈瀑、九龙瀑。

二、五岳

(1)、东岳泰山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五岳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称。

其主要的特点是雄、奇、险、秀、幽、奥等等。

(2)、西岳华山

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

华山的特点:奇险俊秀。华山的景点有:金锁关、苍龙岭、西岳庙等。

(3)、南岳衡山

衡山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南部,绵亘于衡阳、湘潭两盆地间,主体部分位于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县和衡阳县东部,中国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以壮美的自然风光和佛、道两教形成的人文景观著称。

(4)、北岳衡山

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横亘于山西北部高原与冀中平原之间,北岳恒山山势陡峭,沟谷深邃。深山藏宝,如著名的悬空寺便隐匿其中。

(5)、中岳嵩山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主体山峰:太室山和少室山。太室山下的中岳庙,始建于秦朝,是嵩山道家的象征。太室山南麓的嵩阳书院,是嵩山儒家的象征,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少室山中以少林武术闻名于天下的少林寺,是嵩山释家的象征。

第十五课,奇异的黄山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了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松树,温泉,云海,怪石,这句话的出处很难考证。

梁章钜编著的《楹联丛话全编》中,“楹联四话”中的“厅宇·酬赠”一节,记载了清人桑调元的一副对联:“杭州桑弢甫水部调元遍游五岳而归,自题联于厅事云:‘六经读彻方持笔,五岳归来不看山。’”这似乎是“五岳归来不看山”目前可查最早的出处。

另外,在清末民初歙县人汪律本的《黄山杂记》和歙人许承尧的《歙事闲谭》中,都记载了汪律本早年在黄山文殊院遇见一个峨眉僧人,自述云游十余年,中国名山十之八九都到过,对黄山最是叹为观止。后来汪律本回忆起来发出感慨:“余今亦倦游矣。足迹西北限太行山脉,南至粤秀白云,东仅及远眺富士,不可谓远。然遇山水佳处,辄私忖曰:‘是何不能如吾黄山耶?昔人谓五岳归来不看山,余谓游过黄山不看岳。’善哉!善哉!峨眉僧未打诳语。”这里的“游过黄山不看岳”可能是目前可以找到的最早的“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出处了,而汪律本所言的“昔人”也有可能就是桑调元。

关于“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是谁写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雪芙]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tzwzszyy.cn/zlan/202507-13109.html

(10)
雪芙的头像雪芙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雪芙的头像
    雪芙 2025年07月30日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雪芙”

  • 雪芙
    雪芙 2025年07月30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是谁写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是谁写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

  • 雪芙
    用户073002 2025年07月30日

    文章不错《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是谁写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