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赏析

网上有关“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赏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赏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因写此赋追念他。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翻:副词,反而。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童子问王质为何不去,王质才惊悟过来,见斧柄已经腐烂。回到家乡,已历百年,无人相识(见《述异记》)。刘禹锡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诗人用王质自比,表达了他遭贬离开京城二十多年后,人事的沧桑巨变所带给他的恍如隔世的感觉。 诗中使用用典这一修辞手法,以闻笛赋和烂柯人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回到家乡物是人非的凄凉之情。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巴山楚水凄凉地下一句是:二十三年弃置身。

原诗: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

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出处: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诗歌赏析

诗中抒发因参与革新而遭长期贬斥的愤慨之情,并表现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意志,苍凉中见雄劲,沉郁中见豪放,为酬答诗中的佳作。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一联而发,愤激中包含旷达情怀,比喻精切,寓意深刻。白居易赞此二句曰:“真谓神妙,在在处处应当有灵物护之。”后人激赏此联中所含之哲理,多用来说明事物新陈代谢之规律,则是在其原意的基础上赋予以新的意义。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和回归故里后的感叹。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一句,闻笛赋指的是晋人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秘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显然,此典是表达对故友的怀念。

烂柯人的典故,源自中国的一部古老传说《述异记》。这个故事描述了一个名叫王质的砍柴人,在深山砍柴时,偶然进入了一个仙境。在那里,他看到了两位正在下棋的仙人,便停下砍柴,坐下来观看。几局棋后,王质起身准备离开,却发现自己手中的斧柄已经腐烂了。回到人间后,王质发现世上已过百年,所有认识的人都不在了。

刘禹锡巧妙地运用了这个典故,以此自比,表达了自己遭贬谪23年,重返故乡后恍如隔世的心情。这23年间,世事沧桑,曾经熟识的人已经逝去,物是人非,令他感到深深的悲伤和感慨。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创作背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创作时期是在唐朝中期,正值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政治斗争激烈,社会矛盾复杂,不少文人墨客都遭到了迫害和打压。刘禹锡也因为他的政治见解和诗歌创作,受到了打击和排挤。

刘禹锡个人的遭遇也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密切相关。在唐顺宗永贞年间,刘禹锡参与了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但最终失败,他本人也因此被贬为朗州司马。这个遭遇对他产生了巨大的打击,但也磨炼了他的意志和性格。

在此背景下,刘禹锡在扬州的一次宴会上,面对白居易的诗作《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作为回应。这首诗不仅流露出他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对重返故乡的感慨,更抒发了对世事沧桑、人事全非的悲叹,以及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意

刘禹锡的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诗人和白居易两人见面后高兴地心情的流露,刘禹锡和白居易都是中唐时期的大诗人,彼此慕名已久,并有书信往来,但在很长时间内,一直不曾谋面,这次见面彼此都非常的开心。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诗鉴赏

刘禹锡和白居易(乐天)都是中唐时期的大诗人,彼此慕名已久,并有书信往来,但在很长时间内,一直不曾谋面。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由和州刺史罢归洛阳,当时白居易也因病免去苏州刺史,在返京途中,两人在扬州相遇,神交已久,初次相逢,既喜且悲,彼此谈起了过去在政治上遭受打击、迫害的事情,感慨万端。在宴席上,白居易即席吟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全诗是:

为我引杯添酒饮,

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

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

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

二十三年折太多。

诗题的刘二十八即刘禹锡,二十八,是兄弟间的排行。“使君”是刺史的称呼,刘禹锡当时的官职是刺史,所以称使君。这首诗的意思是说:请给我杯子里添上酒,我用筷子敲着盘子为你歌唱。你的诗才堪称国手,可又有什么用呢?不幸的命运压在你的头上毫无办法。举眼四望,到处是一片繁华景象,只有你一个人长期孤单寂寞。满朝人都升了官职,只有你长期坎坷。这是你诗才太高名声太大,才使你在政治上遭受这样的折磨。可竟折磨了二十三年,你被折磨得也太长了啊!

诗中对刘禹锡的不幸遭遇充满同情,并指出他遭受折磨是由于才名所误。刘禹锡读后,十分激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赠诗。

一开始诗人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沉痛地诉说: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两句概述了诗人从事政治改革失败后的痛苦经历和处境。永贞革新失败后,诗人备受打击、迫害,被逐出京,远谪南荒,一贬再贬,在巴山、楚水这些僻远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的流放生涯。岁月蹉跎,壮年有为的时期过去了,现在已进入衰老之年,壮志未酬,两鬓先斑,诗人怎能不万分沉痛!这两句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语极愤慨,“凄凉地”、“弃置身”,抒发了诗人深受打击、迫害而无法平静的愤懑心情。

三、四两句接着从自己的不幸遭遇转到对已过世的战友的怀念和对时势的感慨。“怀旧空吟闻笛赋”,这句借用“闻笛”的典故来抒写怀念亡友之情。永贞革新失败后,王叔文被杀害,王伾、凌准、柳宗元等先后死于贬所。现在自己年老归来,不见昔日风雨同舟的战友,不禁有西晋向秀闻笛怀友作赋之悲。“闻笛赋”就是向秀作的《思旧赋》。向秀的好友稽康、吕安,因得罪了西晋的统治者司马昭而被杀害,有次向秀路过稽康故居山阳(今河南省焦作市),听到邻人吹笛,想起稽康和吕安,心情十分悲痛,便写了《思旧赋》。这里诗人是以向秀自比,借以抒发对王叔文、柳宗元等亡友的怀念之情的。不过,除了这一意思外,还含有另一层意思:诗人认为当年司马昭为清除异己,杀害稽康、吕安,已经遭到了历史的谴责和人民的唾骂,今天迫害王叔文、柳宗元的人,也难免会落得同样下场。“到乡翻似烂柯人”,这句用“烂柯”的典故来抒发时局多变、世事全非的感慨。据《述异记》记载:晋人王质入山采樵,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他在旁观看,看完一局棋后,发现他的斧头木柄已经烂掉。回到家乡,时间已过了一百年,同时代的人早已死了。这里诗人借用这个故事,形容世事变化的迅速,自己长期谪居异地,这次回归故乡,人事已非往昔,自己就象那个采樵归来的人一样,恍如有隔世之感。以上两句,诗人所借用的两个典故,用得非常自然贴切,如同己出,很切合诗人的怀旧之情和对时势变迁的感喟,同时也增加了诗的抒情气氛,收到了古典今用的艺术效果。

五、六两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感慨身世和表明诗人对未来的看法。诗人对自己的长期被弃,埋没一世,是万分沉痛的,他深感自己的身世有如“沉舟”、“病树”。但是,他对未来并不失望。他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正如他在另一首诗中所说的:“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表明诗人对未来仍是充满信心的。这两句是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的回答。和白诗比较,显出了诗人较为开朗的胸襟。

诗的最后两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表示感谢友人的赠诗。这两句答白诗首联“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长精神”,体现了诗人昂扬振奋的气度。这说明诗人是一个坚毅不屈的人。事实也正是这样,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一直没有动摇过他的政治信念。

此诗抒发了诗人长期被弃于南荒的愤懑不平之气,表达了对已故战友的深切怀念之情,显示了对未来的憧憬希望,内容丰富,意韵深长。在写作上,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坚毅不屈的性格。

全诗语言极概括精炼,出色地表达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尤其是“沉舟”、“病树”两句,造意新,立意高,含意深,诗人把对自己的身世感叹和对未来的深刻认识,巧妙地寓托于形象化的语言中,使诗句具有哲理意味,对人们很富启发。白居易读了,备加赞赏。是自唐以来广为传诵的佳句。后人作为比喻借用时,已赋予新意,常用来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腐朽的事物必然衰败,新的事物总是要胜利的,我们不应只看到衰老的事物,更不应为它们的死亡而感叹,相反,应该把我们的希望寄托在新生的事物上面。

整理:zhl201703

表达了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之情,以及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律,原文为: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

刘禹锡从小爱下围棋,与专教唐德宗太子下棋的棋待诏王叔文很要好。太子当上皇帝后,他的教师王叔文组阁执政,就提拔棋友刘禹锡当监察御史。后来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到外地做官,宝历二年(826年)应召回京。

冬天途经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

于是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赠白居易。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4]?,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百度百科-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关于“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赏析”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靖荷]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tzwzszyy.cn/zlan/202507-5046.html

(10)
靖荷的头像靖荷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靖荷的头像
    靖荷 2025年07月21日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靖荷”

  • 靖荷
    靖荷 2025年07月21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赏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赏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

  • 靖荷
    用户072102 2025年07月21日

    文章不错《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赏析》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