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负米”的故事是怎样的?

网上有关“子路负米”的故事是怎样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子路负米”的故事是怎样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子路从小家境贫寒,经常吃野菜度日,怕父母营养不够,他徒步百里之外买到米,之后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一年四季,不论寒风烈日,不辞辛劳。

后父母双双过世,他南下到楚国,楚王聘他当官,给他很优厚的待遇。一出门就有上百辆的马车跟随,每年给的俸禄非常多。所吃的饭菜很丰盛,但他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好而感到欢喜,反而时常因为父母的过世而感叹。

他是多么希望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生活,即使再负米百里之外奉养双亲,都永远不可能了。人们为了纪念子路,将子路负米这段堤防改为“子路堤”,将子路堤旁边的堤上村,更名为子路堤村。后来人们就以“负米”表示求取俸禄钱财等以孝养父母。

扩展资料:

一、原文及译文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译文:

仲由,字子路。(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去世后,(他做了大官,)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现在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如愿以偿呢?”

二、子路简介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之野(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仲村镇)人。“孔门十哲”之一、“二十四孝”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家祭祀。

仲由性情刚直,好勇尚武,曾陵暴过孔子,孔子对他启发诱导,设礼以教,子路接受孔子的劝导,请为弟子,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做孔子的侍卫。后做卫国大夫孔悝的蒲邑宰,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任内开挖沟渠,救穷济贫,政绩突出,辖域大治。

百度百科-子路负米

百度百科-百里负米

百度百科-子路

子路尽力。负米奉亲。亲没仕楚。叹不及贫。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裀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子路生长在非常贫穷的家庭里,吃得不好,穿得也不好。他怕父母营养不够,为了让父母能吃到米饭,他要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背回家奉养父母。虽然是这样辛苦,但是子路甘之如饴,孝敬之心始终没有间断和停止过。后来子路发达了,环境和物质条件好了,可是他的父母已经先后过世了。生活环境这么好的情况下,他很想要报答父母之恩,可是父母已经不在身边了,所以他非常的痛心。

孔老夫子赞叹子路是一位非常尽孝的人。尽孝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对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诚敬。所以孔夫子说,不敬父母,即使有孝心有孝行,都不称为孝,因为那跟家里养牲口几乎是无别的。

关于“子路负米”的故事是怎样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邻家星鹏]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tzwzszyy.cn/zlan/202507-9385.html

(13)
邻家星鹏的头像邻家星鹏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邻家星鹏的头像
    邻家星鹏 2025年07月26日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邻家星鹏”

  • 邻家星鹏
    邻家星鹏 2025年07月2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子路负米”的故事是怎样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子路负米”的故事是怎样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邻家星鹏
    用户072606 2025年07月26日

    文章不错《子路负米”的故事是怎样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