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绒竹芋又称斑叶竹芋、斑马叶竹芋,为竹芋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株高约60厘米,是竹芋科中较大型的观叶植物之一。叶柄长约45厘米,上部稍大,平展。叶片有华丽的光泽,呈天鹅绒样的深绿并微带紫色,具浅绿色带状斑块,背面深紫红色,长30~45厘米,呈椭圆状披针形。
同属植物约150种,绝大部分产于美洲热带,部分产于非洲热带至印度尼西亚之间。许多叶色鲜艳、美丽的种类已引种为重要的观叶植物,并有许多杂交种。常见栽培的有:
贝克姆氏蓝花蕉,叶片呈披针形,长约25厘米,宽5厘米左右,叶面灰绿色,满布深绿色斑点,由于斑块较宽,又是从中脉向两侧扩展开,故看似羽毛状。叶柄长约30厘米,直立,叶片和叶柄成90°角着生。叶背微呈紫色。
林德氏蓝花蕉,叶近基生,直立向上,椭圆形,长约35厘米,深绿色,边缘和中脉两侧有橄榄绿色的条斑,背面栗色,有较深色的斑点。叶柄长达30厘米。
披针叶竹芋又称箭羽竹芋、花叶葛郁金。产于巴西。披针形波状叶片可长达50厘米,形似羽毛,叶面灰绿色,边缘色稍深,有与侧脉平行的深绿色斑块,叶背面棕色至紫色。叶柄可长达25厘米。生长势较强,栽培容易。
饰叶肖竹芋又名美丽竹芋、大叶蓝花蕉。叶柄长,叶卵圆形至披针形,长10~16厘米,宽5~8厘米,侧脉之间有多对乳白色斑块,幼株时呈粉红色,叶背面为紫红色。产于哥伦比亚。重要栽培品种有:红羽肖竹芋(cv.Roseo-lineata)、桃羽肖竹芋(cv.Sanderana)。
银叶蓝花蕉,叶片梨形,近直立生长,长约16厘米,宽约8厘米,边缘为翠绿色,其他部分带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背面栗色,柄长8~10厘米。
彩虹竹芋又称玫瑰竹芋、彩叶竹芋。产于巴西。植株较矮,高约20厘米。叶长约20厘米,叶片橄榄绿色,侧脉间有玫瑰色斑块。十分艳丽,但不耐寒。
主要用分株法繁殖。生长旺盛的植株1~2年可分株一次。北京地区在5月中旬天气较暖后方可进行。操作方法详见紫背竹芋。盆栽不可太深,将根全部栽入土壤中即可,否则影响新芽生长。
天鹅绒竹芋原产于热带美洲巴西,生长在雨林下。喜温暖湿润和阴暗的环境。正常生长温度应在16℃以上,华北地区5月中旬至9月下旬生长甚好。冬季往往因温度低,生长不良。在北方,冬季应放在温度较高的室内,夜间温度不低于16℃,白天稍高。长时间低于13℃会受害。生长季节应给予充足的水分和较高的空气湿度。需经常向叶面及植株周围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并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当盆土表面1厘米左右变干,下面的盆土仍微潮时便可浇水。每次浇水必须浇透。冬季温度低,盆土可稍干些。温室内栽培,春、夏、秋三季应遮去阳光的60%左右,冬季遮光30%。天鹅绒竹芋最忌阳光直射,短时间的夏日阳光暴晒就可能造成严重的日灼病。阳光稍强,叶片便会卷缩、变黄,影响生长。
盆栽需要疏松的腐叶土或泥炭土加1/3珍珠岩和少量基肥配成的培养土,绝不可用黏重的土壤。旺盛生长期,每1~2周施一次液肥,冬季温度低,停止用肥。
盆栽效果甚好,是世界著名的喜阴观叶植物。可用来布置书房、客厅或室内花园。在明亮的室内,不见直射阳光可以很好地生长,可在室内长期欣赏。剪取其叶片配切花插瓶,更显得富丽堂皇。
图6-17 天鹅绒竹芋
1.黄杨绢叶螟幼虫吐丝连结周围叶片、嫩枝作临时巢穴,然后在其中取食,严重时将叶片吃光,造成苗木死亡。 形态特征:成虫体翅灰白色,前翅前缘、外缘、后缘有紫褐色宽带,前缘紫褐色带上有两个白斑,鳞毛有光泽,紫红色闪光。幼虫头部黑色,胴部黄绿色,背线、亚背线及气门上线深绿至墨绿色,气门线橙**。 发生规律:北方地区一年2~3代,以幼虫在苞中结薄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 防治方法:(1)人工捕杀:在成虫产卵期,结合苗木修剪,摘除卵块、虫苞,集中烧毁。(2)在成虫期利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杀。(3)幼虫危害严重时,可喷施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Bt乳剂500倍液喷雾(注意:Bt乳剂严禁与杀菌剂同时使用,喷施时于阴天的下午4点后效果较好)。
2.大叶黄杨尺蠖幼虫群集叶片取食,将叶吃光后则啃食嫩枝皮层,导致整株死亡。以蛹越冬,成虫飞翔能力不强,具较强的趋光性。 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翅底银白色,具淡灰色纹,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前翅外缘有连续的淡灰色纹,中线不成行,在中室端部有一大斑,翅基有一深黄、褐、灰色花斑,腹部金**,由黑斑点组成条纹9行。雄蛾腹部条纹7行。幼虫全体黑色,前胸背板**,有5个近方形黑斑,气门线及腹线较宽,为**。 防治方法:(1)利用成虫趋光性,在成虫期进行灯光诱杀。(2)幼虫危害期喷施50%杀螟松乳油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3)于产卵期铲除卵块。冬季翻根部土壤,杀死越冬虫蛹。
3.日本龟蜡介一年发生一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梢上越冬。 形态特征:雌成虫,腊壳灰白或略呈肉红色,椭圆形。雄成虫,体深褐色或棕色,头和胸部背板较深。若虫,蜡壳卵圆至椭圆,背部微隆起。 防治方法:(1)检疫措施防治:异地购苗时,一定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手续,防止害虫人为传播。(2)加强园林养护管理:通过养护管理,创造不适于介壳虫生存的环境条件。实行轮栽,及时清园,将落叶、杂草、病虫枝等集中烧毁,减少越冬害虫虫口基数,合理施肥,增强植物抗性。合理修剪,使其通风透光,改变介类生存环境,削弱其繁殖力,减少危害。(3)药剂防治:虫口密度不高时,可用软刷蘸少量敌敌畏加水(1:50~100倍液)抹杀。若虫盛发期,喷施洗衣粉柴油乳剂;150~200倍苦楝油乳剂;1%苦参素1000~2000倍液;2000~2500倍大力杀,每隔10天左右喷药一次,连喷3次。(4)保护寄生蜂等天敌。
4.桃粉蚜无翅胎生雌蚜和若蚜群集于枝梢和嫩叶背吸汁危害,被害叶上常有白色蜡状的分泌物,易引起煤污病发生,严重时枝叶变黑,影响植物生长和观赏价值。唐山地区一年发生10代左右。防治方法:(1)保护瓢虫、大草蛉等天敌。(2)药剂防治:可选用20%菊杀乳油2000倍液或2000~3000倍吡虫啉粉剂喷施。
5. 白粉病 危害大叶黄杨叶片,被害植株叶片表现皱缩畸形,影响生长。白粉病多分布于大叶黄杨的叶正面,少有生长在叶背面的,单个病斑圆形,白色病斑扩大相互愈合之后不规则。防治方法:(1)适当修剪,增强通透性。(2)于发病初期,交替喷施25%的粉锈宁13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若病发严重时,必须进行修剪,将病叶剪除集中烧毁,然后再喷施药剂防治。
6.大叶黄杨叶斑病 危害严重时,造成黄杨提前落叶,形成秃枝,影响观赏,甚至造成死亡。 病害发生在新叶上,产生**小斑点后扩展成不规则的大斑,病斑边缘隆起,褐色边缘较宽。隆起的边缘外有延伸的**晕圈,中心黄褐色或灰褐色,上面密布黑色小点。防治方法:(1)选取健壮无病苗木栽植。(2)于6月上旬至7月,喷施50%多菌灵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预防,降低发病率,每10~15天喷一次,连喷3次。(3)冬季将落叶清除集中烧毁。
7.大叶黄杨茎腐病 茎腐病是大叶黄杨易感染的一种主要病害,严重时可造成全株枯死。一二年生枝条受害最严重,初期茎部变为褐色,叶片失绿,嫩梢下垂,叶片不脱落,后期茎部受害部位变黑,皮层皱缩,内皮组织腐烂,生有许多细小的黑色小菌核,随着气温的升高,受害部位迅速发展,病菌侵入木质部,导致全株死亡。发病原因:引起大叶黄场茎腐病的病原为半知菌类真菌,该病菌平时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随着气温的升高,土壤温度也随之升高,病菌侵入苗木茎部为害。尤其在高温低洼地区,发病较为普遍。 防治方法:(1)加强苗木的养护管理,提高其自身抗病能力。(2)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可降低苗木发病率。(3)夏季幼苗采取搭荫棚等降温措施,大苗可采用栽植地被植物或地面覆草等办法,来破坏病菌发生的环境条件。(4)及时剪除发病枝条,集中烧毁。(5)发病苗小量少时,可用毛刷涂50倍50%的多菌灵溶液或50倍25%的敌力脱乳油(丙唑灵)于发病初期的茎干处。病苗量大或发病盛期时,在苗木上普喷800~1000倍25%的敌力脱乳油或500~600倍50%的退菌特粉剂。两种方法均是7天一次,连续进行3~4次,就能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本文来自作者[炎彬mm丶]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tzwzszyy.cn/zlan/202508-1877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炎彬mm丶”
本文概览:天鹅绒竹芋又称斑叶竹芋、斑马叶竹芋,为竹芋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株高约60厘米,是竹芋科中较大型的观叶植物之一。叶柄长约45厘米,上部稍大,平展。叶片有华丽的光泽,呈天鹅绒样的...
文章不错《天鹅绒竹芋有什么外形特征?》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