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为什么去美国,发生了什么事件-

主要是国内的学术研究环境太差了,李劼在华东师大待了很多年,一直是个“讲师”头衔,也没分到房,但是他教的不少学生都已经副教授、教授之类都评上了,终于在98年(好像是这一年)借道香港走了。

李劼才气很高,不大容于俗世,当时华东师大的中文系学术水平在国内数一数二,而他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你如果想更加了解他的信息,可以先看看他早期写的《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评红楼梦)》,这几乎可以说是当时评点红楼梦的最优秀作品,后来他出版了五卷本的思想文化文集,是他的批评大成。此后他就逐渐转变了研究方向。

李劼的人物生平

这篇激荡文坛引发轩然大波的“雄文”,其实是李劼创作于2003年的一篇旧作,曾作为独立章节收录于他在台湾出版的《中国八十年代文学历史备忘录》一书。作者用3万余字的篇幅对在北京这座皇城下成长或发迹的中国当代文学大腕进行了集中批评,尤其是80年代那批文坛翘楚,几乎无一“漏网”。

芒克、北岛、顾城、海子、王朔、李陀、刘恒、莫言、洪峰、刘索 拉、史铁生、王蒙、李锐、汪晖、陈平原、钱理群、谢冕、唐晓渡、崔卫平等均为李劼臧否褒贬的对象。他通过自身与他们的交往接触,或列举实例、或旁征推测, 或用精神分析的方式,直揭皇城传统笼罩下的北京文人墨客的“通病和习性”,痛批以李陀、北岛、芒克、海子、顾城为代表的北京作家的皇权文化基因,和以自我 为中心的对话语权的迷恋;揶揄了王朔等人所根植的具有平民意识却缺乏自由平民心态、“狐假虎威”式的大院文化;激赏了以史铁生、郑义、李锐为代表的有生命 修为和使命感的北京“栋梁型”作家。通篇巨细无遗地勾画出整座北京城的人文景观,以及受此熏染的北京文坛名家的文化人格,极具冲击力和批判性。

对此,凤凰文化联系到了远在美国的李劼。据他介绍,该文与该书的写作缘起一样,皆肇因于当时美国高校里来自台湾的一些华裔教授对大陆作家的过分吹捧之风,以及当年编写“现当代文学史论”时,上海某些评论家故意避开80年文学人物。李劼受人之托,写就文学正史之外的“备忘录”。然而,李劼在该书中并非仅仅针对北京,其中还大篇幅讨论和批判了上海文人的小市民习气。

针对文章形成的反响,李劼直言不怕得罪人,并认为即使十年过去了,自己的观点依旧未变,自己眼里的北京文化景观也依然如故。而对旧文被热传,李劼表示,“可能是当年脱口而出的一些感受,不幸被言中。那也不是我太有先见之明,而是我看到的人物太不争气。”

2006年8月至今,自由撰稿人;

2006.4月-8月,纽约多维中文媒体,编辑和编译 ;

2001-2004,纽约城市大学贝鲁克学院教中文;

2000-2001,纽约百老汇勒克戏剧公司文学部从事剧本审读;

1999-2001,纽约《明报》编辑;

1998年6月-1998年12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访问学者;

1998年5月应邀赴美出席中国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

1987-1998,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执教;

1984-1987,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硕士学位;

1978-1982,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学士学位;

1973年中学毕业下乡。

本文来自作者[梦仙境]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tzwzszyy.cn/zlan/202508-21699.html

(6)
梦仙境的头像梦仙境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梦仙境的头像
    梦仙境 2025年08月10日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梦仙境”

  • 梦仙境
    梦仙境 2025年08月10日

    本文概览:主要是国内的学术研究环境太差了,李劼在华东师大待了很多年,一直是个“讲师”头衔,也没分到房,但是他教的不少学生都已经副教授、教授之类都评上了,终于在98年(好像是这一年)借道香...

  • 梦仙境
    用户081008 2025年08月10日

    文章不错《李劼为什么去美国,发生了什么事件-》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