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获取方式不同
1、脑电图:是一种使用电生理指标记录大脑活动得方法,大脑在活动时,大量神经元同步发生的突触后电位经总和后形成的。
2、事件相关电位:是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通过有意地赋予刺激以特殊的心理意义,利用多个或多样的刺激所引起的脑的电位。
二、目的不同
1、脑电图:是脑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脑电波监测广泛运用于其临床实践应用中。
2、事件相关电位:反映了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的变化,也被称为认知电位,也就是指当人们对某课题进行认知加工时,从头颅表面记录到的脑电位。
三、特点不同
1、脑电图:来源于锥体细胞顶端树突的突触后电位。脑电波同步节律的形成还与皮层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活动有关。
2、事件相关电位:给予神经系统(从感受器到大脑皮层)特定的刺激,或使大脑对刺激(正性或负性)的信息进行加工,在该系统和脑的相应部位产生的可以检出的、与刺激有相对固定时间间隔(锁时关系)和特定位相的生物电反应。
百度百科-脑电波
百度百科-事件相关电位
ERP, 事件相关,event-related,是对刺激呈现在脑电的形式上的一种反应。一般来说,主要成分有P1, N1, P2, N2, P3,五种,数字代表的是刺激呈现后的时间,P和N代表波是正向波还是负向波,所以P1(或P100)是刺激呈现100ms后的正向波,而N2是刺激呈现200ms后的负向波。而按照时间顺序,前三个,也就是P1 N1 P2,又被称为外源性成分,受物理刺激的影响,只与刺激的物理特征有关;而后两个, N2 P3是内源性成分,反映的是与心理有关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注意/辨别/工作记忆等。
一般最常用的是P300波,它是ERP中最经典常用的成分,与大脑认知过程密切相关,被视为“窥视“心理活动的窗口。
本文来自作者[瑾瑜瑾瑜]投稿,不代表五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tzwzszyy.cn/zlan/202508-2288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五洲号的签约作者“瑾瑜瑾瑜”
本文概览:一、获取方式不同1、脑电图:是一种使用电生理指标记录大脑活动得方法,大脑在活动时,大量神经元同步发生的突触后电位经总和后形成的。2、事件相关电位:是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通过有...
文章不错《脑电(EEG)和事件相关电位(ERP)有什么区别?》内容很有帮助